首页>寒门国师,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> 第636章

第636章

目录

第636章

到明朝时,已经出现了火铳和大炮,如果没有后面的满清入关,禁绝火器......

赵承要求并不高,也没想着一步到位打造出全自动步枪,只要是黑火药的枪械就好,这种武器一是容易打造,二是有改进空间,三是原材料易得,四是训练成军十分容易。

有了热武器,弓箭的优势会被逐步代替。

制造一把良弓需要三年的时间,需要的工序多达数百道,材料更是不知要耗费多少资源才能凑齐。

光是基本材料就包括马牛羊的筋腱、骨粉和植物胶,还有竹木、羽毛、鱼鳔胶、丝、漆。

而从选竹材,盘胎、插稍粘望板、勒面、铺筋、训弓等,更是需要工匠具备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。

以确保每一步都能精确执行,从而制作出性能优良的弓箭。

这还仅仅是武器,到了弓箭手的训练更是漫长得让人绝望。

以宋代为例,殿前精锐部队的考核标准是:六十步十二箭中垛六箭,就是合格。

也就是约百米的距离上,能有一半的箭中靶,就算是殿前精锐了。

难吗?非常难。

首先弓箭手要求的就是体力,一拉一百斤的力量,连续开弓作战,请问普通人提一百斤的米能提几下?

然后才是准头,一百米的距离一半的箭不脱靶,而训练到这种程度还要三年。

普通人在训练馆里练习一年,七十米能中一两箭,就算是一般水平。

而相比之下,黑火药武器可就太简单了,利用水锤可以大量打造合适的枪体,制造一把枪,只要材料足够的话,绝对不会超过三天。

训练一个合格的枪手,更是只需要三个月,甚至更短的时间。

最主要是枪械没有体力要求,老人、小孩,女子全都可以持枪,三个月训练完毕,与弓箭手的训练相比,枪手就是极速暴兵流。

因此,无论从哪一方面考虑,赵承都没有可能蠢得去培养和训练什么弓箭手。

有一个铁匠听说过火药武器,对赵承说道:“大老爷,你说的火药俺听说过。”

“但是那个东西是用竹筒子做的。”

赵承大声说道:“没错,咱们的目标就是把竹筒子换成铁筒子,让这种武器从喷火发出一堆子窠,变成只发一颗子弹。”

从来都是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,没有造枪的经验,赵承仍然是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思路,剩下的事情,就交给各位铁匠去完成。

他画了一幅大概的图画,是步枪的外型,并标出了枪托,扳机,枪管,望山等重要部件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