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回到古代三妻四妾 > 第39章

第39章

目录

第39章

李唐有心想要反驳,他瞪着眼睛张着嘴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
这么反驳,李尘说的都对。

他这个皇帝,简直是天下最辛苦的人。

外边的大事要关心,朝臣家中的小事也要关心。

那么一想,皇帝简直是天底下最苦逼的工作。

啊呸,差点被李尘带进沟里。

皇帝明明是天下最珍贵的人,万人之上,立于巅峰。

一言既出,千万人跟随。

享受过权利,谁能轻言放弃。

罢了,李尘只是不知道其中的好,以后再慢慢说。

将这件事情忽略,李唐把话题转回去:“小先生刚才提起培养人才,安排底层官员,不知该怎么操作?”

李尘吃饱喝足,躺在摇椅上,态度自然随意:“很简单,这不就是皇帝老子正在做的事吗?”

李唐:我正在做什么,我自己怎么不知道?

他老老实实地说道:“还请先生明示。”

他算是明白了,跟李尘说话就不能绕太多弯子。

要不然李尘说话同样云里雾里,他根本跟不上。

身为帝王,他不想承认自己居然理解不了一个年轻人的想法。

可事实如此,李尘的随口几句话,胜过他读过的几十本圣贤书。

李尘说道:“就是科举啊,这是一条寒门学子,唯一的能够晋升的路线,也是皇帝想要制衡世家的法宝。”

李唐有些得意,当初正是他发现了科举制度的好处,才力排众议,继承了前朝的做法。

得到李尘的肯定,心中美滋滋。

澜安皇后简直没眼看。

被儿子夸赞,李唐要是有尾巴都得竖起来,真是丢脸。

她泼一盆冷水:“科举制听起来不错,可是读书艰难,执笔太贵,能够读书的也都是世家弟子,或者沾亲带故,招收上来的,也是世家的人。”

李唐的神情一僵,高兴不过三秒,瞬间被打回原形。

仔细回想,事实确实如此,这几年开恩科,招收上来的都是世家弟子。

而且多数出自山东地区。

正因为朝堂上的几名大员全部来自北方,所以他们遴选出来的学子,都是下面的门生。

一来二去,科举跟以前的推举制度并没有太大区别。

李尘笑道:“所以不能只取进士,还要重视明经。”

明经,考试的侧重点在各类杂项,比如算术,杂学,时政,门槛比较低。

现在的读书人都觉得明经是一些不入流的人才会去考的项目。

他们以考进士为荣,考明经为耻。

李唐以前同样受此影响,更加重视进士科。

得到李尘的提点,如同醍醐灌顶,恨不得仰天长啸。

想要亲近寒门学子,可不就是要重视明经吗?

他居然放着这么好的一条选拔人才的路不走,反而天天为了对付世家而秃头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