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大明:我爹是朱元璋 > 第249章

第249章

目录

第249章

听到老朱的话,朱铭故意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看向老朱。

不过实际上,将京城迁往北平的主意本就是朱铭借高人的名头告诉朱元璋的。

而朱铭之所以主张让朱元璋迁都北平,其实原因是有两个。

其一,金陵作为大明的首都,位置毕竟是太靠南方,不利于朝廷对北方的统治,将都城迁移到北方,绝对是一个平衡南北的好办法!

这其二嘛,朱铭之所以建议朱元璋迁都北平,其实也是有着报复朱棣的意思在里面。

当初,朱棣为了报复被朱铭当街痛扁的一事,居然派人在市井传出朱铭身上有帝王之气这样话!

这不是要朱铭的命吗?

朱铭虽然说并不是那种睚眦必报的性格,但是考虑到朱棣的阴险用心,朱铭还是决定对朱棣施行一点报复!

要知道,自从朱棣就藩以后,便已经把北平城建立成自己的大后方,如今,若是朱棣忽然接到老朱的一纸诏令,让他马上放弃自己经营多年的大本营,拎包搬家,不知道朱棣到时候会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?

当然了,朱铭这么做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报复朱棣。

毕竟从各个方面综合考量来看,北平的确已经是大明最合适的定都地点了。

虽然老朱前两天已经拍朱标前去考察长安,但朱铭知道,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和水土流失,长安已经不再具备作为大一统帝国首都的条件。

至于其他地方,要么就是地理位置不够好,要么就是像长安一样粮食产量不足以维持帝都庞大的人口数量。

相比而言,北平便没有这些烦恼。

当然了,北平也不是一个缺点都没有,要知道,北元的余孽现在还在北方肆虐,如果老朱要把都城迁到北平,便要时刻面对来自蒙古时不时的偷袭。

不过好在,北平城作为军事重镇,并不担心会被轻易攻破。

而对于北平的这个缺陷,朱铭也找了一个非常好听的辩解词——

天子守国门!

这个被后世用来称赞大明的句子,如今却被朱铭早了好几十年便拿出来,成为了劝老朱迁都的理由之一。

老朱作为一代马上天子,这封信上,没有什么话比这句天子守国门更加令他振奋的了。

在认真地思考了一番迁都北平的利弊之后,老朱当即拍板,叫人把还在前往长安半道上的太子朱标叫了回来。

毫无疑问,老朱已经坚定了迁都北平的想法。

而对此,朱标在回到老朱跟前衡量了一番利弊之后,也那位高人的建议表示赞同。

不过就在老朱跟朱标商量着迁都北平的步骤之时,刚刚得到消息的朱棣却炸了毛!

“和尚,出大事了,咱们的家被偷了!”

得知消息的当天,朱棣如此对姚广孝说道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