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治要 > 观德

观德

目录

观德

《六韬》治要·文韬

文王问太公曰:“君国主民者,其所以失之者,何也?”

太公曰:“不慎所与也。

人君有六守三宝。

六守者,一曰仁,二曰义,三曰忠,四曰信,五曰勇,六曰谋。

是谓六守。”

文王曰:“慎择此六者,奈何?”

太公曰:“富之而观其无犯,贵之而观其无骄,付之而观其无专,使之而观其无隐,危之而观其无恐,事之而观其无穷。

富之而不犯者,仁也;贵之而不骄者,义也;付之而不专者,忠也;使之而不隐者,信也;危之而不恐者,勇也;事之而不穷者,谋也。

人君慎此六者以为君用。

君无以三宝借人。

以三宝借人,则君将失其威。

大农大工大商,谓之三宝。

六守长则国昌,三宝完则国安。”

《说苑》治要·敬慎

昔成王封伯禽于鲁,将辞去。

周公戒之曰:“往矣。

子其无以鲁国骄士也。

我文王之子、武王之弟、今王之叔父也,又相天子,吾于天下不轻矣。

然尝一沐而三捉发,一食而三吐哺,犹恐失天下之士。

吾闻之曰:‘德行广大,而守以恭者荣;土地博裕,而守以俭者安;禄位尊盛,而守以卑者贵;人众兵强,而守以畏者胜;聪明睿智,而守以愚者益;博闻多记,而守以浅者广。

’此六守者,皆谦德也。

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德不谦者,失天下亡其身,桀纣是也,可不慎乎!

故《易》曰:‘有一道,大足以守天下,中足以守国家,小足以守其身,谦之谓也。

’夫天道毁满而益谦,地道变满而流谦,鬼神害满而福谦,人道恶满而好谦。

《易》曰:谦,亨,君子有终,吉。

‘子其无以鲁国骄士矣。

’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