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5章
第1245章
徐述沉吟片刻,叹了口气道:“大家都说,能不能中进士,那是命里面带来的。
想我十多年前考中举人,当时也是风华正茂的年纪,可连连在会试折戟,说实话,我已经有些厌了,回去之后若是不出意外,应该是闭门读书自娱罢了。”
他虽然这么说,但陈凡却从他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不甘。
其实这也很好理解,他是徐家大房,身上挑着祖上状元的荣光。
如今,徐怙也考中了举人,他的压力很大。
不错,徐家兄弟两虽然兄友弟恭,他也很期盼弟弟能考中进士。
可到时候弟弟一支若是发达了,他身为嫡房又如何自处?
两家因为地位的悬殊,到时候妯娌间会不会产生抵牾。
他之前就想了很多。
最终只化为沉沉的一声叹息:“还是怪我自己不争气啊。”
说罢,他用艳羡的目光看向陈凡,以及远处谈笑风生的陈轩等人,脸上的失落之色更加明显:“说心里话,我现在真有点【我未成名卿未嫁,可能俱是不如人】的不甘。”
这首诗是唐代罗隐的《赠妓云英》,罗隐一生怀才不遇。
他“少英敏,善属文,诗笔尤俊”
(《唐才子传》),却屡次科场失意。
此后转徙依托于节镇幕府,十分潦倒。
罗隐当初以寒士身份赴举,路过钟陵县(今江西省进贤县),结识了当地乐营中一个颇有才思的歌妓云英。
约莫十二年光景他再度落第路过钟陵,又与云英不期而遇。
见她仍隶名乐籍,未脱风尘,罗隐不胜感慨。
更不料云英一见面却惊诧道:“怎么罗秀才还是布衣?”
罗隐便写了这首诗赠她。
见到徐述如此消沉,陈凡这一刻的心里觉得,原来自己九十七名的成绩也不是那么不可以接受了。
他这一路过来顺风顺水,从府试一路高歌,两年时间便考中了进士。
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?
跟徐述的失意相比,他无疑是幸运的那一个。
想到这,陈凡心中对徐述此刻的遭遇更加惋惜了。
“其实徐兄的文章,在下也曾看过,说实话,文章的火候已经到了,但就差那最后一步。”
徐述听到陈凡的话愣了愣。
他的眼中,陈凡有两个身份,一个是在杨廷选二衙中,那个小小的童生;第二个就是自己儿子的老师。
在心理上,他还是觉得自己无论是家势、地位,包括举人的身份,都是远远压过陈凡一头的。
但听到陈凡的话后,他突然醒转过来,站在眼前的陈凡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小童生了,家势这些不论,人家的功名已经超过了自己,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进士。
徐述这种心理其实很好理解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