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科举放牛班,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> 第937章

第937章

目录

第937章

今日的弘毅塾大屋伫立,我等更当铭记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”

,持守弘毅之志,薪火相传。

“好!”

台下刘绍宗、李存疏等年轻人被陈凡的话语感染,不约而同喝起彩来。

陈凡朝他们微微点头,然后继续道:“前面都是想了几日,闷在书房里写出来的。”

“哈哈哈!”

阶下的宾客全都笑了。

陈凡笑了一会儿,然后渐渐收敛了笑容继续道:“下面说几句没打草稿的话。”

“哈哈哈......”

“弘毅塾既然是教书育人的地方,那自然在这种时候要重申教育之道,寄以后学之望。”

众人闻言,也全都坐直了身子,聆听陈凡接下来所阐述的教学理念。

“在下希望,未来的弘毅塾和我们弘毅塾的所有夫子都能做到以下三点:”

“第一!

以文化人,德业双休。”

《论语》载: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”

学问之道,当以德驭才。

若徒务辞章之巧,而无济世之心,则如无根之木,终难参天。

“第二,兼容并蓄,明辨笃行。”

韩昌黎《师说》云:“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”

我弘毅塾当海纳百川,不拘一格。

然学贵有疑,诸生需存“格物致知”

之诚,勿囿于成见,亦勿流于空谈。

“第三,守正创新,继往开来。”

愿我弘毅塾师生共勉:既恪守经典之正,亦敢开风气之先,使书院成“旧学商量、新知培养”

的殿堂。

“好!

!”

前排的刘讷、洪升大声叫起“好”

来,众人一见这场面,连忙跟着齐声叫好。

一时之间,弘毅塾的中庭叫好声不绝于耳。

陈凡看了看身后,就在他身后隔着一个小湖的地方,望海楼耸立湖畔,仿佛在见证这一盛况。

“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。”

今日弘毅之门既开,愿与诸君同心戮力,以文会友,以友辅仁。

倘得他年桃李满园,便是对今日盛况最好的告慰。

说到这,陈凡举起手中的酒杯——

谨此!

共襄盛举!

“共襄盛举!”

众人同声附和,随即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