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6章
第756章
但他这人偏就不信邪,从来都信奉在哪跌倒,就要在哪爬起的道理,你陈凡不是有急才吗?那今日就让你好生表现表现。
就算陈凡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一支曲子来,曲子的质量也不可能有多高。
所以,只待那秦妙音一唱,只要不如《龙凤巾》,到时这《三国志演义》和《龙凤巾》到底是谁写的,可不就成了谜?
想到这,孙旵笑容更加和熙了。
已经过了小半个时辰,陈凡依然在奋笔疾书。
这时,人群已经开始骚动。
女眷们是更加期待了,眼看着一个俊秀的大才子写了这么久,还不知道写出多么动人的本子来呢。
而男宾们则是惊讶异常。
能写这么多,不管这个本子写得质量如何,就是能写出这么多字来,说明人家陈凡肚子里有货啊。
就在万众期待之下,陈凡终于搁下笔来,拿着手里一叠文稿直接去了侧花厅。
那里是黄家班暂栖的地方,众人知道,这是陈凡写好之后,给黄家班交代腔调、身段和唱词去了。
果然,不一会儿,陈凡走了出来,重新坐回到位置上。
刘绍宗赶紧问道:“陈兄......”
陈凡笑了笑道:“先听曲儿。”
片刻之后,场中安静了下来,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向舞台,只听一阵密集的高胡揉弦声传来,如人哽咽。
一身“闺门旦”
打扮的秦妙音款款走了出来,就在水阁的栏杆旁坐下,她倚着栏杆如怨如诉地唱道:
.春风送暖到襄阳
春花带露满园香,
乳燕双双绕画梁。
好景偏逢人烦恼,
几回思母又望郎。
孙旵和众人听到这,刚刚被高胡声镇住的他们顿时笑了起来。
还以为是什么新本子,那陈凡写了半天,又是“闺怨”
这一套啊。
众人顿时大失所望,打哈欠的打哈欠,喝茶的喝茶。
水阁中,刘母等一众女眷却百看不厌这种桥段,听得十分仔细,是不是还点评一二,并没有剧本的老生常谈而失望。
“这么短的时间里,那陈文瑞能写出这个本子,已经实属难得了!”
刘夫人陪在婆婆身边,笑着道,“听说老爷很欣赏这生员,有意将他收为弟子呢。”
刘母眼睛盯着戏台,突然“嘘”
的一声,让儿媳赶紧闭嘴。
只听那戏台上唱道:“朱笔头上一点红
(刘大人)朱笔头上一点红,
全凭慧眼识英雄!
万岁见他才貌龙心喜,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