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文序跋集 > 裴彖飞诗论译者附记2

裴彖飞诗论译者附记2

目录

《裴彖飞诗论》译者附记〔2〕

《裴彖飞诗论》译者附记〔2〕

往作《摩罗诗力说》。

曾略及匈加利裴彖飞事。

独恨文字差绝。

欲迻异国诗曲。

翻为夏言〔3〕。

其业滋艰。

非今兹能至。

顷见其国人籁息ReichE.〔4〕所著《匈加利文章史》。

中有《裴彖飞诗论》一章。

则译诸此。

冀以考见其国之风土景物。

诗人情xing。

与夫著作旨趣之一斑云。

〔1〕《译丛补》收鲁迅生前发表于报刊而未经编集的译文三十九篇辑成,一九三八年编辑《鲁迅全集》时列于《壁下译丛》之后,编入第十六卷。

一九五八年出版《鲁迅译文集》时,又补入后来发现的译文三十二篇,另附录五篇,列为《译文集》第十卷。

〔2〕本篇连同《裴彖飞诗论》的译文,最初发表于《河南》月刊第七期(光绪三十四年七月,即一九○八年八月),署名令飞。

据周遐寿在《鲁迅的故家》中说:“这本是奥匈人爱弥耳·赖息用英文写的《匈加利文学论》的第二十七章,经我口译,由鲁迅笔述的,…译稿分上下两部,后《河南》停刊,下半不曾登出,原稿也遗失了”

裴彖飞(PetoKfiSándor,1823—1849),通译裴多菲,匈牙利诗人、革命家。

曾参加一八四八年至一八四九年间反抗奥地利的民族革命战争,在协助奥国侵略的沙俄军队作战中牺牲。

著有长诗《勇敢的约翰》、《使徒》和《民族之歌》等。

〔3〕夏言指中国文字。

我国古称华夏,亦简称为夏。

〔4〕籁息(1822—1864)奥地利的匈牙利文学史家。

著有《匈牙利文学史》等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