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花边文学 > 漫骂

漫骂

目录

漫骂

倪朔尔

还有一种不满于批评家的批评,是说所谓批评家好“漫骂”

(2),所以他的文字并不是批评。

这“漫骂”

有人写作“嫚骂”

也有人写作“谩骂”

我不知道是否是一样的函义。

但这姑且不管它也好。

现在要问的是怎样的是“漫骂”

假如指着一个人,说道:这是婊子!

如果她是良家,那就是漫骂;倘使她实在是做卖笑生涯的,就并不是漫骂,倒是说了真实。

诗人没有捐班,富翁只会计较,因为事实是这样的,所以这是真话,即使称之为漫骂,诗人也还是捐不来,这是幻想碰在现实上的小钉子。

有钱不能就有文才,比“儿女成行”

并不一定明白儿童的xing质更明白。

“儿女成行”

只能证明他两口子的善于生,还会养,却并无妄谈儿童的权利。

要谈,只不过不识羞。

这好像是漫骂,然而并不是。

倘说是的;就得承认世界上的儿童心理学家,都是最会生孩子的父母。

说儿童为了一点食物就会打起来,是冤枉儿童的,其实是漫骂。

儿童的行为,出于天xing,也因环境而改变,所以孔融(3)会让梨。

打起来的,是家庭的影响,便是成人,不也有争家私,夺遗产的吗?孩子学了样了。

漫骂固然冤屈了许多好人,但含含胡胡的扑灭“漫骂”

却包庇了一切坏种。

一月十七日。

(1)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二日《申报·自由谈》。

(2)批评家好“漫骂”

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《申报·自由谈》载侍桁《关于批评》一文说:“看过去批评的论争,我们不能不说愈是那属于无味的谩骂式的,而愈是有人喜欢来参加”

这种“谩骂的批评”

“我们不认为是批评”

(3)孔融(153—208)东汉鲁国(今山东曲阜)人,文学家。

关于他让梨的故事,见《世说新语》南朝梁刘峻注引《融别传》:“融四岁与兄食梨,辄引小者。

人问其故,答曰:‘小儿法当取小者。

’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