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热风 > 随感录35

随感录35

目录

随感录35

从清期末年,直到现在,常常听人说“保存国粹”

这一句话。

前清末年说这话的人,大约有两种:一是爱国志士,一是出洋游历的大官。

他们在这题目的背后,各各藏着别的意思。

志士说保存国粹,是光复旧物的意思;大官说保存国粹,是教留学生不要去剪辫子的意思。

现在成了民国了。

以上所说的两个问题,已经完全消灭。

所以我不能知道现在说这话的是那一流人,这话的背后藏着什么意思了。

可是保存国粹的正面意思,我也不懂。

什么叫“国粹”

?照字面看来,必是一国独有,他国所无的事物了。

换一句话,便是特别的东西。

但特别未必定是好,何以应该保存?

譬如一个人,脸上长了一个瘤,额上肿出一颗疮,的确是与众不同,显出他特别的样子,可以算他的“粹”

然而据我看来,还不如将这“粹”

割去了,同别人一样的好。

倘说:中国的国粹,特别而且好;又何以现在糟到如此情形,新派摇头,旧派也叹气。

倘说:这便是不能保存国粹的缘故,开了海jin〔2〕的缘故,所以必须保存。

但海jin未开以前,全国都是“国粹”

理应好了;何以秋战国五胡十六国闹个不休,古人也都叹气。

倘说:这是不学成汤文武周公〔3〕的缘故;何以真正成汤文武周公时代,也先有桀纣暴nue,后有殷顽作乱〔4〕;后来仍旧弄出秋战国五胡十六国闹个不休,古人也都叹气。

我有一位朋友说得好:“要我们保存国粹,也须国粹能保存我们。”

保存我们,的确是第一义。

只要问他有无保存我们的力量,不管他是否国粹。

〔1〕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五日《新青年》第五卷第五号,署名唐俟。

〔2〕海jin参看本卷第57页注〔4〕。

〔3〕成汤文武周公成汤,商代的第一个君主。

文,即周文王,商末周族领袖,周代尊称为文王。

武,即周武王,文王的儿子,周代第一个君主。

周公,武王之弟,成王时曾由他摄政。

下文的桀,夏代最后一个君主。

纣,商代最后一个君主。

〔4〕殷顽作乱周武王灭殷之后,把殷的旧地分为三个部分,分别由他的兄弟管叔、蔡叔、霍叔管领。

又封纣的儿子武庚为诸侯,受三叔的监视。

武王死后,成王继位,周公监国,三叔与周公不和,武庚遂联合东方的奄、蒲姑等国,起兵反周。

周公率兵东征,杀武庚,限公司〗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