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dquo说不出rdquo
“说不出”
看客在戏台下喝倒采,食客在膳堂里发标(2),伶人厨子,无嘴可开,只能怪自己没本领。
但若看客开口一唱戏,食客动手一做菜,可就难说了。
所以,我以为批评家最平稳的是不要兼做创作。
假如提起一支屠城的笔,扫荡了文坛上一切野草,那自然是快意的。
但扫荡之后,倘以为天下已没有诗,就动手来创作,便每不免做出这样的东西来:宇宙之广大呀,我说不出;父母之恩呀,我说不出;爱人的爱呀,我说不出。
阿呀阿呀,我说不出!
这样的诗,当然是好的,——倘就批评家的创作而言。
太上老君的《道德》五千言,开头就说“道可道非常道”
(3),其实也就是一个“说不出”
所以这三个字,也就替得五千言。
呜呼“王者之迹熄,而《诗》亡;《诗》亡,然后《秋》作。”
(4)“予岂好辩哉?予不得已也!”
(5)(1)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北京《语丝》周刊第一期。
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八日北京星星文学社《文学周刊》第十七号发表周灵均《删诗》一文,把胡适《尝试集》、郭沫若《女神》、康白情《草儿》、俞平伯《冬夜》、徐玉诺《将来的花园》、朱自清、叶绍钧《雪朝》、汪静之《蕙的风》、陆志韦《渡河》八部新诗,都用“不佳”
、“不是诗”
、“未成shu的作品”
等语加以否定。
后来他在同年十二月十五日《晨报副刊》发表《寄语母亲》一诗,其中多是“写不出”
一类语句:“我想写几句话,寄给我的母亲,刚拿起笔儿却又放下了,写不出爱,写不出母亲的爱呵。”
“母亲呵,母亲的爱的心呵,我拿起笔儿却又写不出了。”
本篇就是讽刺这种倾向的。
(2)发标江浙一些地方的方言,耍威风的意思。
(3)太上老君即老聃,姓李名耳,秋末期楚国人。
道家学派创始者。
东汉以来道教奉他为祖师,尊称太上老君。
《道德》,即《道德经》,又称《老子》,相传为老聃所著。
“道可道非常道”
见该书第一章。
(4)“王者之迹熄,而《诗》亡”
等语,见《孟子·离娄下》。
(5)“子岂好辩哉,予不得已也!”
语见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