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鼠兄都饿哭了,我还在扩建金库! > 第3551章

第3551章

目录

第3551章

“辽东乃朝廷开边重地,学堂、医馆、驰道,都会逐步完善。

此地的民生,只会一日好过一日。”

“那便托贵客吉言,盼着好日子早日到来。”

刘观与李世民又交谈了几句,便转身入了庖厨,去安排午饭事宜。

李世民则再度起身,在院落中缓步踱着。

这新建的宅院虽处处透着简朴,却收拾得井井有条,一尘不染。

显而易见,主人刘观将行伍之中严苛的卫生章程,也一并带回了家中。

“干爹,昔日有朝臣非议,言及朝廷对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的赏赐过于优渥,兵士人人皆有奴仆,简直匪夷所思。”

“然则,重赏之下方有勇夫,若无这般丰厚的赏赐,如何能让将士们安心在此扎根,又如何吸引更多内地百姓前来开垦?”

“更何况,辽东与关中风土迥异,此地地广人稀,不宜精耕细作,反倒是粗放耕种,尽可能地拓宽田亩,方能获得最大收益。”

“若仍如关中旧制,各家耕种数十亩薄田,不仅效率低下,也缺乏吸引力。”

“唯有赏赐奴仆,使每位兵士都足以支撑起一个新家,耕作成百上千亩的田地,辽东的局面方能迅速打开。”

将大量奴仆赏赐给辽东兵团的将士,正是李想当初力排众议的决策。

彼时长孙无忌激烈反对,即便是房玄龄也心存疑虑。

但今日亲眼所见,证明了李想此举的正确性。

说到底,辽东的特殊情况,决定了必须因地制宜。

“嗯,因地施策,想儿你当初的见解,确有远见。

倘若建设兵团的将士家家都能如这刘观一般,辽东何愁不稳,何愁不兴。”

刘观一家的生活状态,李世民已然尽收眼底。

此行全凭兴之所至,绝无可能是旁人事先布置好的场面。

“大唐当今贫富悬殊过甚,豪商勋贵富可敌国,而底层百姓大多仍在温饱线上挣扎。

我大唐若要求得长治久安,必须壮大中间阶层。”

“这一阶层的人,家资或许难比巨富,却有自己的田宅车马,闲暇时能上酒楼小酌,能入戏院观剧,遇见心仪之物亦有余力购置。

这小农场主,便是我设想中这一阶层的雏形。”

李想将后世中产阶级的理论,用一种更符合当下语境的方式,讲给了李世民听。

这个概念直接套用在大唐或许有失偏颇,但其内核是相通的。

朝廷一方面要竭力消弭赤贫,使人人有饭吃,从而降低他们铤而走险的念头;另一方面,则要扶持起一个稳固的中间阶层,作为大唐江山的基石。

无论是从过往的史书,还是对未来的推演,这个阶层都是最安分守己,最不愿动荡的力量。

李想如今正是有意识地在培育这个阶层的壮大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返回顶部